2007年3月21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浙江潮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“居民自治”破解管理难题
本报记者 蔡亮 通讯员 许爱群  

  在嘉兴南湖区解放街道虹桥社区,提起城东路11号楼院,不少住户都知道,那里曾经是个让社区居民侧目、让社区干部头疼的地方。
  “因为房子老旧,住户又多,对许多公共事物大家意见都不统一,经常产生矛盾纠纷,导致那里的生活环境很糟糕。环境一差,居民们又不满意,四处投诉,对我们社区干部意见很大。”虹桥社区居委会主任孙国英说起城东路11号楼院的过去,就开始大倒苦水。
  可如今的城东路11号楼院,却让记者眼前一亮:楼道里干净整洁,绿化带里几乎看不到杂物,就连楼房前的树木都被修剪得整整齐齐。居民们碰了面,总是热情地打着招呼,互相嘘寒问暖,让人备感温馨。
  同一个楼院,同样的居民,为何变化如此之大?“这多亏居民自治小组啊!”孙国英向记者道破了“天机”。
  虹桥社区有22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楼群,楼群之间多条道路和背街小巷纵横交错,附近还有火车站、人民公园等大型公共场所,整个社区无法实行封闭式管理,因此一度造成案件多发、卫生状况差、群众满意度很低的局面,并衍生了许多社区干部与居民的矛盾。为了改变这一状况,2005年解放街道开始实行开放式小区居民自治,第一个就把虹桥社区做为试点单位,而城东路11号楼院则成为试点中的试点。
  所谓居民自治,就是涉及到社区管理的事务,无论大小,都由居民自治管理小组负责。如社区值班人员的聘用、物业费的收取等等,都由自治小组说了算。而小组成员,则由居民公开选举产生。
  居民自己选出的管理者,能让居民满意和服气吗?自治小组成员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两件事。
  一次,2楼和3楼的住户向社区反映,楼院前的11棵大树长得太高,树叶太茂盛,遮挡了阳光,希望社区帮忙修剪。谁知,社区刚请人来修剪,就遭到5楼和6楼住户的坚决反对。最后因为居民意见不统一,只修剪了5棵树。去年,又有居民要求修剪树枝。自治小组挨家挨户征求意见,最后少数服从多数,11棵树全部都“剃了头”。
  还有一次,楼下的化粪池堵塞,粪便满溢到路口,可请人来清理需要居民自己掏钱。社区干部上门收费,结果只有20户人家肯付钱。后来,自治小组在门口张贴收费告示,80户住户中一下子就有79户主动交了钱。
  居民自治让社区管理者和住户都尝到了甜头,成了嘉兴市解决开放式小区管理难题的一剂“良方”。解放路社区居委会主任李惠芳告诉记者,实行居民自治后,不仅社区事务更容易管理了,连治安也明显好转了。